时间: 2025-04-28 15:4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44:30
沉雄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沉”和“雄”。字面意思上,“沉”通常指深沉、稳重,而“雄”则指雄壮、有力。结合起来,“沉雄”形容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气质或风格,常用来描述人的性格、声音、艺术作品等具有深沉且雄壮特质的对象。
在文学作品中,“沉雄”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性格或气质,如“他的声音沉雄有力,令人信服”。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时,可以用来表达作品的深沉和力量感。在专业领域,如音乐评论中,可以用“沉雄”来形容交响乐的演奏风格。
同义词:雄浑、深沉、有力 反义词:轻浮、浅*、无力
“沉雄”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沉”和“雄”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深沉有力特质的词汇。
在**文化中,“沉雄”常与英雄主义、豪迈情怀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力量和深沉的文化传统。
“沉雄”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力量的感觉,联想可能包括古代战场上的勇士、深沉的夜空或是雄伟的山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音乐会上听到一首沉雄的交响乐,那种深沉而有力的旋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沉雄,星辰闪烁,宇宙的深邃在眼前展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高山或大海的画面,传达出沉雄的氛围。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低沉的大提琴或管风琴的声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deep and powerful”或“majestic”来近似表达“沉雄”的意思。
“沉雄”这个词在描述深沉有力的特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文化中对力量和深度的崇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力量。
1.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2.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