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3:48
词汇“共心”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共心”可以理解为“共同的心”或“同心”,指的是人们拥有相同的心思、情感或目标。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集体的、一致的内在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共心”可能用来形容一群人或一个团体在追求共同目标时的团结和一致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团队精神或集体意识。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共心”可能被用来描述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契合度。
由于“共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共”和“心”两个字组合而成,强调共同和内心的结合。
在**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因此“共心”这样的词汇符合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在面对挑战时,集体的力量和一致性的重要性。
“共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美好画面。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激发人们在团队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和贡献。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建设项目中体验到“共心”的力量。当我们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团队的效率和成果都大大超出了预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共心”:
在晨曦的光辉中,我们共心,
手牵手,心连心,
跨越山川,穿越时空,
只为那共同的梦。
“共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的画面,或者是团队成员在会议中热烈讨论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团队成员齐声高唱的歌曲,或者是团队协作时的和谐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f one mind”或“united in purpose”,它们都强调了人们思想和目标的一致性。
通过对“共心”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词汇在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团结和一致性的概念。
1.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