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1:48
[梁州令] 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古代的文学体裁,属于曲牌名。它源自宋代,是一种用于填词的曲调名,常见于宋词中。[梁州令] 的字面意思并不直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而是作为一种音乐和文学的载体,用于表达词人的情感和意境。
在文学语境中,[梁州令] 常用于宋词中,作为一种特定的曲调,词人根据这个曲调的旋律和节奏来填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古代文学或音乐时。在专业领域,如古典文学研究或音乐学中,[梁州令]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梁州令]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的词人为了配合特定的音乐旋律而创作的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曲调在文学和音乐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宋代文化中,[梁州令] 是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氛围。它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梁州令]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诗词、音乐和艺术,带来一种古典、优雅和深沉的情感体验。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时,我经常遇到 [梁州令] 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宋词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歌时,我可以借鉴 [梁州令] 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
梁州令,古韵悠长,
词中画,意中情。
今夜月,照古今,
诗心在,梦未央。
结合古代音乐的旋律和宋词的意境,[梁州令] 可以带来一种古典音乐的听觉体验和古代绘画的视觉联想,如山水画中的静谧和深远。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 [梁州令] 的词汇,但类似的文学和音乐形式在世界各地都有存在,如日本的和歌和欧洲的十四行诗。
[梁州令] 作为一个古代文学术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在古典文学和音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理解 [梁州令],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这对我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1.
【梁】
(会意。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梁,水桥也。 、 《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梁丽可以冲城。 、 《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 、 《礼记·月令》-谨关梁。 、 《孟子》-十一月舆梁成。 、 《国语·周语》-十月成梁。 、 《国语·晋语》-津梁之上。 、 《诗·大雅·大明》-造桥为梁,不显其光。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 、 《庄子》-泽无舟梁。
【组词】
河梁、 津梁、 桥梁、 梁缘、 梁头、 梁津、 梁栈
2.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同: 洲
【引证】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3.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