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54
词汇“无生境”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上理解,“无生境”可以拆分为“无生”和“境”两个部分。“无生”可能指的是没有生命或不产生生命的状态,“境”通常指的是环境、境界或领域。因此,“无生境”可以理解为一个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或领域。
由于“无生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无生”和“境”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无生境”可能被用来象征死亡、终结或彻底的破坏。在科幻文化中,它可能代表未知的探索和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讨论或创作中。例如,在讨论环境破坏或科幻创作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无生境的边缘,
星辰沉默,风声止息,
时间凝固,一切归于寂静。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如英语中的“lifeless realm”或“dead zone”。
“无生境”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科幻或环境讨论中,它可以提供丰富的表达和深刻的联想。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境】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境,疆也。 、 《吕氏春秋·赞能》-至齐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