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54
天津条约:指的是1858年**清朝政府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割让领土、赔款等。
文学:在历史小说或文学作品中,天津条约可能被用来描绘清朝末期的屈辱和国家的衰落。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天津条约可能被提及作为讨论近代史或国际关系的一个话题。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天津条约是研究近代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文献。
同义词:不平等条约、屈辱条约 反义词:平等条约、友好条约
词源:天津条约的名称来源于签订地点——天津。这些条约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清朝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的。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津条约成为了近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影响了**后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意义和影响:天津条约的签订加深了的半殖民地状态,影响了的主权和独立,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情感反应:提到天津条约,可能会引起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清朝的衰落、民族的屈辱和后来的自强**。
经历或故事:在历史课上学*天津条约,让我深刻理解了国家主权的重要性。
诗歌:
在天津的河畔,
条约的墨迹未干,
国门洞开,
屈辱的岁月,
铭记在心间。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老照片中的天津港口,外国军舰和清朝官员的谈判场景。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过程。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英语中,天津条约可能被称为“Treaty of Tientsin”,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相应的翻译。
理解:天津条约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地位,也揭示了国家主权和外交政策的重要性。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天津条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增强对国家命运的认知。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
3.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4.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