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4:56
斧破斨缺(fǔ pò qiāng qu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斧头破损,斨(一种古代的斧类工具)也缺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器物破旧,或者比喻事物破败不堪,无法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斧破斨缺常用来形容战乱或长期使用导致的物品损坏,如古战场上的兵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陈旧或破败的场景时,仍可使用。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古代文物的状态。
斧破斨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战争和劳动工具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任何破旧或损坏的物品。
在传统文化中,斧破斨缺**常与历史沧桑和战争的残酷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成语给人以沉重和沧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观一处古战场遗址时听到导游用斧破斨缺来形容那些遗留下来的兵器,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斧,斨缺无声,
古道西风,残阳如血。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一位老者手持破旧的斧头,站在一片荒芜的战场上,背景音乐是低沉的大提琴声,这样的场景能很好地体现斧破斨缺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ttered and worn”,但缺乏斧破斨缺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斧破斨缺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品的破旧状态,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
既破我斧, 又缺我斨。
结果是怎样呢?他一去便打了三年,弄得来~,一般的士兵都怨望起来了。
1.
【斧】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斧,斫也。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丧其资斧。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组词】
斧柯、 斧脑、 斧砧、 斧绣
2.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
3. 【斨】 方孔的斧子:“取彼斧~,以伐远杨。”。
4.
【缺】
(形声。从缶(fǒu),夬(guài)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
【引证】
《说文》-缺,器破也。 、 《庄子·秋水》-入休乎缺甃之崖。 、 《汉书·艺文志》-周室既微,载籍残缺。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组词】
墙缺了一块;缺落、 缺啮、 缺坏、 缺触、 缺唇、 缺圮
短少;缺乏。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缺王道之仪。 、 清·袁枚《祭妹文》-于此微缺然。
【组词】
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 缺势、 这本书缺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