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45
“后半夜”字面意思指的是夜晚的后半段,通常是指午夜之后到天亮之前的时间段。在**传统的时间划分中,夜晚被分为前半夜和后半夜,后半夜一般指凌晨时分,即大约从午夜12点到清晨4点左右。
“后半夜”这个词源于*古代的时间划分惯,将夜晚分为两个部分,以便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因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夜晚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如休息、反思和神秘。后半夜作为夜晚的一部分,常常与孤独、思考和创作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随着夜生活的发展,后半夜也成为了一些人工作和娱乐的时间段。
“后半夜”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夜晚的静谧和个人的沉思。对于夜猫子来说,后半夜可能是他们最活跃和最有创造力的时刻。
个人经历中,后半夜常常是完成紧急工作或进行个人创作的时间。例如,有一次我在后半夜完成了一篇重要的论文,那时周围非常安静,思路也特别清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后半夜的星辰,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我在窗前,聆听着宇宙的低语。”
在英语中,“后半夜”可以对应为“early morning”或“wee hours”,虽然在时间上有所重叠,但文化内涵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
“后半夜”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它不仅是时间的一个划分,也是人们情感和思维状态的一种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时间和情感状态。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3.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