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23:54
“力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力量强大或强壮。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很强的力量或能力,能够克服困难或完成艰巨的任务。
“力强”由“力”和“强”两个字组成,其中“力”指力量,“强”指强大。在古代汉语中,“力”和“强”都有各自的使用历史,组合成“力强”后,强调了力量的强大。
在**文化中,“力强”常与阳刚之气、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力量和坚韧的传统美德。
“力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强、不屈不挠的形象,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力强的建筑工人,他能够轻松搬运重物,展现了惊人的体力,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力强”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力强”:
力强如山岳,
意志坚如钢。
风雨无阻行,
勇者心不慌。
在英语中,“力强”可以对应为“strong”或“powerful”,在不同文化中,对力量的崇尚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强大力量的尊重和追求。
“力强”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力强”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领域中的应用。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