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3:46
梦魂颠倒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梦境中的灵魂颠倒错乱。基本含义是指人在梦中经历的情景非常混乱、不真实,或者形容人对某事物极度迷恋,以至于心神不宁,行为失常。
梦魂颠倒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古代对梦境的神秘和超自然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形容人的心理状态。
在**文化中,梦境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梦魂颠倒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梦境的重视和对心理状态的关注。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神秘和不安的感觉,联想到夜晚的梦境和内心的混乱。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因为某件事情而心神不宁,感觉自己仿佛在梦境中颠倒,这种体验可以用梦魂颠倒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梦魂颠倒,
星辰指引着迷失的灵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夜晚的场景,月光下的影子摇曳,给人一种梦魂颠倒的感觉。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梦幻般的旋律,如钢琴曲《梦中的婚礼》。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lost in a dream" 或 "dream-like state",但这些表达没有梦魂颠倒那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神秘感。
梦魂颠倒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能够很好地描述人的心理状态和梦境体验。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合上眼还只~,满口胡话,惊怖异常。
1.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2.
【魂】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魂,阳气也。 、 《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 、 《韩诗·出其东门》-聊乐我魂。 、 《论衡·纪妖》-魂者,精气也。 、 《易·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 《灵枢经》-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魂去尸长留。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魂悸以魄动。
【组词】
魂识、 魂气、 魂骸、 魂质
3.
【颠】
(形声。从页(xié),真声。本义: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颠,顶也。 、 《国语·齐语》-班序颠毛。 、 《后汉书·蔡邕传》-诲于华颠胡老。
【组词】
颠毛、 颠顶、 颠童
4.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