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1:05
慢腾腾 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动作或进程缓慢、不急不忙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动作迟缓,不急促,有一种悠闲或拖沓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慢腾腾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描述一个慢性子的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耐烦,例如:“他慢腾腾地走过来,真是急死人了。”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描述某些机械或过程的速度时。
同义词中,“拖拉”强调的是动作的拖延,而“迟缓”则更多指速度上的慢。反义词则直接表达了与“慢腾腾”相反的快速动作。
慢腾腾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慢”和“腾腾”组成,其中“腾腾”在这里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使得“慢”的程度更加突出。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没有特别的历史演变。
在文化中,慢腾腾** 有时被视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在强调“慢生活”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然而,在需要效率和速度的场合,这个词可能会带有负面含义,被视为懒散或不专业。
慢腾腾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不耐烦或焦虑,尤其是在等待或需要快速完成某事时。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悠闲的乡村生活或慵懒的午后时光。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机场等待行李时,看到行李转盘上的行李慢腾腾地出来,让我感到非常焦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阳光慢腾腾地爬过窗台,抚摸着沉睡的书籍。”
视觉上,慢腾腾 可能让人联想到缓缓移动的云朵或慢慢流淌的河水。听觉上,可能是缓慢而有节奏的鼓点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ow-moving”或“dragging”,它们在描述缓慢动作时与“慢腾腾”有相似的含义。
慢腾腾 这个词在描述缓慢动作时非常形象,它不仅传达了速度的慢,还带有一种悠闲或拖沓的感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述场景。
1.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
2.
【腾】
(形声。从马,朕(zhèn)声。本义:马奔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传车马驰。-腾,传也。 、 《广雅》-腾,奔也。 、 《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 《楚辞·愍命》-腾驴驘以驰逐。 、 《楚辞·大招》-腾驾步游。 、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组词】
奔腾、 腾夷、 腾逐、 腾藉、 腾噬、 腾驾、 腾嬉
3.
【腾】
(形声。从马,朕(zhèn)声。本义:马奔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传车马驰。-腾,传也。 、 《广雅》-腾,奔也。 、 《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 《楚辞·愍命》-腾驴驘以驰逐。 、 《楚辞·大招》-腾驾步游。 、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组词】
奔腾、 腾夷、 腾逐、 腾藉、 腾噬、 腾驾、 腾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