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6:49
旁遮普大学(Punjab University)是指位于印度或巴基斯坦的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具体名称可能因地区而异。在印度,最著名的是位于旁遮普邦的旁遮普大学(Panjab University),而在巴基斯坦,则有旁遮普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unjab)。这两所大学都是各自国家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机构。
旁遮普大学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旁遮普大学的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旁遮普地区。旁遮普(Punjab)一词源自波斯语,意为“五河之地”,指的是印度河的五条支流流经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旁遮普大学逐渐成为该地区学术和文化的象征。
旁遮普大学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不仅是高等教育机构,也是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中心。旁遮普大学的校友网络广泛,许多知名人士和政治领袖都曾在此求学。
提及旁遮普大学,可能会联想到学术严谨、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传承。它代表了知识的追求和学术的卓越,激发人们对教育和学*的尊重和热爱。
在我的生活中,旁遮普大学可能与我个人的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相关。例如,我可能会考虑与旁遮普大学的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或者参加其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
诗歌: 在旁遮普的五河之畔, 知识的灯塔高耸入云端。 旁遮普大学,智慧的殿堂, 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梦想。
视觉联想:旁遮普大学的校园图片,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教学设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美感。
听觉联想:旁遮普大学的校园广播,学生们的讨论声和教授的授课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旁遮普大学的名称和地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旁遮普大学(Panjab University)是国家级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而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unjab)同样享有盛誉。
旁遮普大学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高等教育机构,也象征着知识、学术和文化传承。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旁遮普大学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学术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
2.
【遮】
(形声。从辵(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 《吕氏春秋》-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遮豪民于道。
【组词】
遮影、 遮止、 遮迭、 遮路、 遮遏
3.
【普】
(会意兼形声。小篆字形,从日,从并。“并”亦可以看作声。“普”是二人并排站着。本义:日无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注:“日无光,则近远皆同。”-普,日无色也。
4.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5.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