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29
词汇“曙更”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汇。
“曙”字通常指的是黎明时分的第一缕光线,即天刚亮的时候。而“更”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夜间的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因此,“曙更”这个词汇组合可能指的是黎明时分,即夜晚即将结束,天色开始变亮的时刻。
由于“曙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氛围或情感,比如希望、新的开始或宁静的结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曙”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天亮。“更”字在古代汉语中用于计时,后来也用于表示时间的更迭。这两个字的组合可能是文学创作中的产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意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黎明常常被赋予新的开始和希望的象征意义。因此,“曙更”可能在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新的希望或转折点。
“曙更”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希望和新的开始。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状的反思。
由于“曙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遇到与这个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曙更”来描绘一个宁静的早晨,或者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的开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黎明天空的画面,柔和的光线逐渐驱散黑暗。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清晨的鸟鸣或远处传来的晨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曙更”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
“曙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意境和象征意义使其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1.
【曙】
(形声。从日,署声。本义:天刚亮时)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曙,东方明也。 、 《楚辞·悲回风》-思不眠以至曙。 、 《聊斋志异·促织》-自昏达日曙,目不交睫。
【组词】
曙天、 曙日、 曙月、 曙更、 曙角、 曙河、 曙星、 曙风
天亮,破晓。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2.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