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2:07
“世道人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指的是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它通常用来描述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心理状态的复杂性。
“世道人心”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人对社会和人性深刻的观察和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传统文化中,“世道人心”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和“礼”相结合,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个人的道德和品行。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无奈,让人联想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不完美。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观察社会现象或与人交往时,感受到“世道人心”的复杂性,从而在思考和表达中使用这一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世道人心如潮水,起伏不定难捉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社会百态的画面,人们表情各异,反映出“世道人心”的多样性。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the ways of the world”或“human nature”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世道人心”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和心理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和道德的坚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表达的深度。
所关于世道人心者甚钜,是以载籍虽繁,莫可废也。
有一个高僧在沙漠中修行,忽然想到亚历山大府的名妓泰绮思,是一个贻害~的人物。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