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2:56
“假模假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表面上装作某种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形容人做作、不真诚,故意装出某种姿态或样子,以掩饰真实的情感或意图。
在文学作品中,“假模假样”常用来讽刺那些虚伪的人物,揭示其表里不一的本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则更多用于日常交流,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批评。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它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互动中的虚伪现象。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与真诚与否有关。
“假模假样”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虚伪行为的批判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也在不断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假模假样”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真诚的行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厌恶和不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影响了我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假模假样的人,他们的行为让我感到不舒服。通过识别和避免这类人,我学会了更加谨慎地选择朋友和合作伙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假模假样的世界里,我寻找着一丝真诚的光芒。”
看到“假模假样”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戴着面具的人,或者听到讽刺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ting on airs”或“hypocritical”,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假模假样”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虚伪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真诚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识别和批判虚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模】
3.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4.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