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1:54
词汇“枉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枉”和“谬”。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枉谬”进行深入分析。
“枉”字的基本含义是错误、不正或冤屈,而“谬”字则表示错误、荒谬或不合理。结合起来,“枉谬”通常指错误的、荒谬的或不合理的事物或行为。
“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弯曲,后引申为错误、冤屈。“谬”字同样在《说文解字》中出现,原意为欺骗,后引申为错误、荒谬。
在**传统文化中,“枉谬”常与道德判断和法律正义相关联,如“冤枉”一词常用于描述不公正的待遇。
“枉谬”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不合理或荒谬的情况,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公正或不合理的情况,可以使用“枉谬”来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枉谬”来增强语言的力度和深度,如:“世事如棋,一步枉谬,满盘皆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荒谬的场景,如一个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混乱或不和谐的音乐来表达“枉谬”的感觉。
在英语中,“absurd”和“fallacy”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应“枉谬”,但“absurd”更偏向于荒谬,而“fallacy”更偏向于逻辑错误。
“枉谬”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准确地表达错误和荒谬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深度。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谬】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谬,狂者之妄言也。 、 礼记·中庸》-考之三王而不谬。 、 《庄子》-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 、 《庄子·庚桑楚》-解心之谬。 、 《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园喜以谬赏。 、 《荀子·儒效》-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谬戾、 谬谈、 谬举、 谬种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