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6:03
“枉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必要或无意义的访问。基本含义是指访问或拜访某人或某地,但这种访问并没有实际的目的或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在文学作品中,“枉访”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某种探索或寻觅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了很多无用功,或者访问了某个地方但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无效的社交行为或沟通尝试。
同义词“徒劳”强调的是努力但没有结果,而“枉访”更侧重于访问这一行为本身的无意义。反义词则强调的是有实际成果或目的达成。
“枉”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弯曲、不正、徒劳等。“访”字则指访问、探访。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枉访”这个词汇,强调访问的无意义或无效性。
在**传统文化中,“枉访”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相呼应,即强调行为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反对无谓的努力和浪费。
“枉访”这个词给人一种无奈和失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努力但未能成功的情景,可能会引发对人生目标和努力的深层次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多次尝试但最终未能达成目标的情况,这时可以用“枉访”来形容这些经历,表达一种对努力和结果的反思。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枉访无花树,月影空照寂寞人。”这里通过“枉访”表达了春风虽至,却无花可赏的遗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孤独旅人在荒凉之地徘徊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思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慢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uitless visit”或“vain attemp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努力无果的含义。
“枉访”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无奈和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行动前要考虑目的和可能的结果,避免无谓的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
2.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訪,泛谋也。 、 《尔雅》-訪,谋也。 、 《书·洪范》-王访于箕子。 、 《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 《周礼·内史》-受纳访 、 《国语·楚语》-使访物官。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组词】
访断、 访覃、 访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