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2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25:24
扼守:字面意思是指紧紧地守住,不让敌人通过或侵入。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或安全领域中,坚守某个关键位置或通道,以防止敌人的进攻或入侵。
“扼守”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扼”字原指用力掐住,而“守”字则指守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扼守”逐渐演变为指坚守某个位置或通道的含义。
在**文化中,“扼守”常与忠诚、勇敢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在历史故事和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扼守阵地的英雄形象常常被塑造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扼守”一词给人以坚定、不屈和勇敢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守岗位、不畏艰难的人们。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扼守着关键的技术环节,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扼守”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扼守”: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他扼守着心中的灯塔,
不为狂风所动,
不为巨浪所惧。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士兵在险峻的山口扼守着,背景是雷鸣电闪的天空。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
在英语中,“扼守”可以对应为“hold”或“defend”,但在具体语境中,这些词汇可能缺乏“扼守”所特有的坚守和防御的强烈意味。
通过对“扼守”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在军事和安全领域有着重要意义,也在文学和个人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传递了一种坚定不移、勇敢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
1.
【扼】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搤,捉也。 、 《汉书·李陵传》-力扼虎,射命中。 、 《后汉书·荀彧传》-搤其喉而不得进。 、 《汉书·娄敬传》-不搤其亢。 、 《汉书·扬雄传》-搤熊罴。 、 《广雅·释诂三》-搤,持也。
【组词】
扼虎、 扼吭拊背、 扼襟、 扼臂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