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7:40
四海晏然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四方海洋都平静安宁”。其中,“四海”指的是四方海洋,泛指天下各地;“晏然”表示平静、安宁。整个成语形容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和纷争。
在文学作品中,四海晏然 常用来描绘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如诗歌、散文等。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强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和平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四海晏然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认为四方海洋是世界的边界,因此“四海”成为天下的代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整个社会的和平与安宁。
在文化中,和平与稳定一直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四海晏然** 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了和平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在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和平社会的向往。
四海晏然 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民幸福的生活。这个成语激发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国际和平会议上听到一位演讲者使用四海晏然 来形容全球和平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和平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事,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愿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四海晏然,风和日丽,
人民欢笑,国泰民安。
四海晏然 可以联想到宁静的海洋画面,海面平静无波,阳光洒在海面上,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在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eaceful and tranquil" 或 "world at peace",但这些表达没有四海晏然 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四海晏然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渴望。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和平的价值,并希望在未来的表达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它。
陛下圣德系兴,再隆大命,即位以来,四海晏然。
自朕嗣位以来,~,八方宁静。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3.
【晏】
(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晏,天清也。 、 《小尔雅》-晏,明也。 、 杨雄《羽猎赋》。注:“无云之处也。”-于是天清日晏。 、 《淮南子·缪称》。注:“无云也。”-鶤日知晏阴蜡知雨。 、 《汉书·郊祀志上集》注-日出清济为晏。
【组词】
晏日、 晏阴、 晏温
4.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