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25
柳斗:柳斗是一种传统的**农具,主要用于装载和搬运谷物、草料等农业物资。它通常由柳条编织而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用性。柳斗的形状多为半球形或圆锥形,底部较窄,顶部较宽,便于搬运和倾倒。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柳斗常被用来象征勤劳和朴素的农民生活。例如,在《诗经》中可能会有描述农民劳作时使用柳斗的场景。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柳斗可能不太常见,但在一些农村地区或老一辈人口中,仍会提及这种传统农具。
专业领域:在农业史或农具研究领域,柳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和工具的发展。
同义词:箩筐、篮子(这些词汇都指代用于装载物品的容器,但材质和形状可能有所不同)
反义词:无(柳斗作为一个特定工具,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柳斗的名称来源于其主要材料——柳条。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柳斗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高效的机械化工具所取代。但在一些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中,柳斗仍占有一席之地。
在**传统文化中,柳斗象征着勤劳和朴素的生活态度。它也是农村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柳斗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喜悦。它代表了传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曾见过祖父使用柳斗搬运稻谷,那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劳作方式,让人感受到劳动的尊严和自然的恩赐。
在诗歌中,柳斗可以被描绘为:
柳斗轻摇,稻香四溢, 岁月静好,农歌悠扬。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一位农民背着柳斗,走在田间小路上,柳斗随着步伐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音,这是乡村生活的美好写照。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农具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如竹子或藤条,但其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相似,都代表了农业社会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
柳斗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农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
1.
【柳】
(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引证】
《说文》-桺,小杨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组词】
柳花、 柳黄、 柳陌花街、 柳绿、 柳眼、 柳下、 柳火、 柳市、 柳巷
2.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