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6:27
手帕:一种小型的布制品,通常用于擦拭面部、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汗水、泪水或污渍。手帕可以是棉、丝绸、亚麻或其他柔软材料的制成,尺寸通常较小,便于携带。
手帕一词源于古汉语,最初可能指的是用于手部的布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材质和用途都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手帕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婚礼上,新娘可能会使用特定的手帕以示纯洁和幸福。
手帕常与温柔、关怀和清洁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童年或特定情感时刻的回忆。
个人可能会在感冒时使用手帕避免传染他人,或在特殊场合作为装饰品使用。
在诗歌中,手帕可以被用作比喻,象征情感的载体:
她的手帕,轻如晨露,
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手帕可能让人联想到柔软的布料触感,或是轻轻擦拭的声音,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表达。
在不同文化中,手帕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手帕有时被用作装饰品,而在东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实用性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手帕作为一个日常用品,其简单的设计和多样的用途使其在语言和文化中占有独特的位置。通过对“手帕”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表达。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帕】
帷帐。
【引证】
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绿树垂垂护宝栏,床头翠帕幂双环。
压强单位。帕斯卡的简称 ,即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