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29
词汇“历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文言文或古典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历稔”进行深入分析。
“历稔”由两个字组成:“历”和“稔”。其中,“历”指的是经历、经过,而“稔”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谷物成熟,也引申为年岁的意思。因此,“历稔”字面意思是经历多年,引申为多年、多年的意思。
在文学作品中,“历稔”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某人经历的长久。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生平或某个**的历史时,可以用“历稔”来强调时间的久远和经历的丰富。
“历稔”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典文学和文言文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历稔”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经历的重视。
使用“历稔”一词时,往往会带有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经历的尊重,给人以沉稳、厚重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历稔”这个词,但在撰写回忆录或描述个人成长历程时,这个词可以很好地表达时间的积累和经历的丰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历稔风霜,铸就坚韧心。”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者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坐着,周围是历经风霜的古老建筑,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历稔”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 the years”或“through the ages”,但这些表达没有“历稔”所蕴含的古雅和深沉。
“历稔”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还蕴含了对经历的尊重和对岁月的感慨。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的文学和书面语境中,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稔】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稔,谷熟也。 、 《国语·吴语》。注:“熟也。”-不稔于岁。 、 《后汉书·明帝纪》-岁比登稔。 、 《南史·顾宪之传》-吴兴频岁失稔。
【组词】
稔岁、 稔收、 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