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8:49
“两虎共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两只**在一起争斗。基本含义是指两个强大的对手或势力之间的激烈竞争或冲突。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比喻两个势均力敌的人物或团体之间的激烈斗争,如政治斗争、商业竞争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两个朋友之间的激烈争吵。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两个强队或强敌之间的对抗。
同义词“龙争虎斗”强调的是斗争的激烈和壮观,而“两虎共斗”更侧重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冲突的直接性。反义词则强调的是合作和和谐。
“两虎共斗”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寓言和故事,用以比喻两个强大的对手之间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勇气,因此“两虎共斗”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形容激烈的竞争或斗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两个强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如政治、商业或体育领域。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兴奋,因为它描绘了一个充满力量和冲突的场景。联想上,我会想到激烈的战斗和双方都不肯退让的决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两个公司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那场景就像两虎共斗,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商场如战场,两虎共斗,硝烟四起,谁主沉浮?”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两只**在丛林中激烈搏斗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斗的咆哮声和撕咬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wo tigers fighting”,但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像在文化中那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两虎共斗”这个词汇在描述激烈竞争和冲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够传达出斗争的紧张和激烈。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老将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蔺相如对廉颇多次避让,并说:“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得知后惭愧不已,便背负荆请罪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3.
【共】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引证】
《说文》-共,同也。 、 《书·盘庚》-惟喜康共。 、 《礼记·内则》。注:“犹皆也。”-共帅时。 、 《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共其德也。 、 《列子·说符》。注:“同也。”-臣有所与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 、 《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组词】
共名、 共少、 共主、 共害
4.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1. 【两虎共斗打一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