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7:51
决意:指下定决心,坚定意志去做某事。这个词汇强调了决心和意志力的坚定性,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决心不移地采取行动。
决意一词源于汉语,由“决”和“意”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决”有决定、解决的意思,“意”则指心意、意志。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坚定意志的词汇。
在**文化中,决意常常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决意可以体现个人的责任感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决意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坚定和力量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克服困难的人。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决意曾帮助我在面对学业挑战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决意前行,不问归期。”
决意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夜晚的星空,寂静而坚定,或者是一首激励人心的歌曲,旋律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在英语中,决意可以对应为“determination”或“resolve”,它们在表达决心和意志力方面有相似的含义。
决意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决心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决意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坚定意志在个人成长和成功中的重要性。
1.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