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4:54
闾巷:街巷。比喻民间乡野地方。
臣又求之于闾巷草野之间,而亦未见其多焉。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之间亦不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
1.
【闾】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闾,里门也。 、 《公羊传》-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 、 张衡《西京赋》-便旋闾阎。 、 《吕氏春秋·仲夏》-门闾无关。 、 《汉书·陈胜传》-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
【组词】
倚闾而望;闾阋、 闾墓、 闾闬
2.
【巷】
矿坑里的通道
【组词】
巷道、 煤巷、 风巷
3.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
4.
【野】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 《易·坤》-龙战于野。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