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20
词汇“文律”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文律”可以理解为“文学的规律”或“文章的法则”。它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中遵循的某些规则或原则,或者是文章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准则。
在文学领域,“文律”可能指的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遵循的韵律、节奏或结构上的规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能指代任何形式的书面表达中应遵循的逻辑和条理。
“文律”由“文”和“律”两个字组成。“文”通常指文学、文化或文字,“律”则指规律、法则。这个词可能源自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探讨和总结。
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创作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文律”可能承载着对文学作品高标准要求的意味。
提到“文律”,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文学的严谨和深邃,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敬畏之情。
在学术写作中,遵循“文律”意味着要确保论文的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这对于提高写作质量至关重要。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尝试融入“文律”的概念,确保诗句的韵律和节奏符合古典诗歌的规范,以此来表达对传统文学的尊重和继承。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文人墨客在书房中沉思,笔下的文字遵循着古老的“文律”,这种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古典美学的视觉联想。
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iterary canon”或“literary rules”,它们也指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文律”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学术写作中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创作和表达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应用“文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文学创作的精髓。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