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1
冷光: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发光现象,其特点是发光体在发光过程中不伴随显著的热量产生。冷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荧光、磷光、生物发光等。
冷光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冷”和“光”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不热”和“光线”。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冷光的概念逐渐被明确和细化,成为描述特定发光现象的专业术语。
在某些文化中,冷光常被赋予神秘或超自然的含义,如在民间传说中,冷光可能与鬼魂或幽灵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冷光技术在节能和环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冷光给人一种冷静、神秘和幽美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深邃的海洋或未知的宇宙。
在日常生活中,冷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照明产品中,如LED灯、电视屏幕等,这些产品因其节能和环保特性而受到青睐。
诗歌: 冷光洒落,夜的帷幕轻启, 星辰低语,月影婆娑。 静谧中,思绪随光飘逸, 穿越时空,寻觅永恒。
冷光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星空、宁静的湖泊或深邃的海洋。在听觉上,它可能与夜晚的虫鸣、微风或远处的水声相联系。
在不同语言中,冷光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冷光可以对应为“cold light”或“luminescence”,在德语中为“Kaltlicht”。
冷光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着明确的定义和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发光现象,还承载着人们对夜晚、神秘和美的想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冷光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1.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