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0:33
词汇“清涎”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清涎”可以理解为清澈的口水,或者是指唾液的清澈状态。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清涎”进行分析:
“清涎”字面意思是指清澈的唾液。在中医或古代文献中,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生理状态或健康状况。
由于“清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或医学文献中,可能会出现这个词,用以描述某种特定的生理现象或健康状态。
“清涎”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清”和“涎”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涎”指唾液,而“清”则表示清澈、纯净。这个词可能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中医文化中,唾液的状态被认为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关。例如,脾虚可能导致清涎不止。因此,“清涎”可能在中医诊断中有所应用。
“清涎”这个词可能会给人以清新、纯净的联想,尤其是在描述人物时,可能会给人一种清纯、无邪的印象。
由于“清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清涎”用于描绘一个纯净、无瑕的形象,例如:“她的笑容如同清晨的露水,嘴角挂着一丝清涎,纯净而动人。”
视觉上,“清涎”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或清澈的溪流。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声音联想,但可以想象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清涎”的词汇,因为这涉及到特定的文化和医学背景。
“清涎”作为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主要在古代文学和医学文献中出现。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医学知识,但在现代语言表达中,可能不太常用。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涎】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同本义。
【引证】
《三苍》-涎,小儿唾也。 、 郭璞《江赋》-喷浪飞唌(涎)。 、 柳宗元《三戒》-群犬垂涎。
【组词】
口角流涎;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