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9:33
晕晕沉沉 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为疲劳、疾病或醉酒等原因而感到头脑不清、精神不振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头脑像晕眩一样不清晰,身体像沉重一样无力。
在文学作品中,晕晕沉沉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因情感困扰而感到晕晕沉沉。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疲劳或醉酒后的状态。在医学领域,这个词也可能用来描述某些疾病症状,如感冒或发烧时的感觉。
同义词:昏昏沉沉、头昏脑胀、神志不清 反义词: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头脑清醒
晕晕沉沉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晕”和“沉”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晕眩和沉重。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状态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晕晕沉沉** 常与饮酒文化相关联,形容酒后不适的状态。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疲劳的关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表达。
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不适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疲惫和无力。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人们对休息和恢复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 晕晕沉沉 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疲劳或生病时的状态。例如,有一次我因为连续几天熬夜工作,第二天感到晕晕沉沉的,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时, 我晕晕沉沉, 思绪如烟, 飘散在无边的梦境。
晕晕沉沉 可以联想到模糊的视觉和沉闷的听觉,如头晕时看到的模糊景象和听到的低沉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izzy and heavy" 或 "foggy and sluggis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感觉相似。
晕晕沉沉 是一个描述特定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词汇,广泛应用于文学、口语和医学领域。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疲劳的关注,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 【晕】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同本义。
2. 【晕】 (形声。从日,军声。本义:日月周围形成光圈)。 同本义。
3.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
4.
【沉】
(形声。从水,冘(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沈,没也。 、 《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 《诗·小雅·箐箐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组词】
石沉大海;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