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7:58
“妒贤疾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嫉妒有才能和贤德的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负面情绪,即对那些在才能或品德上超过自己的人感到嫉妒和不满。
在文学作品中,“妒贤疾能”常用来描绘那些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优秀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对他人的成就感到嫉妒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分析人际关系中的嫉妒现象。
“妒贤疾能”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中嫉妒现象的观察和批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嫉妒情绪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推崇的是“礼贤下士”和“求贤若渴”的精神,而“妒贤疾能”则被视为一种不良品质。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优秀的人物形象。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时,应保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因为妒贤疾能而产生负面行为,如背后说人坏话、故意阻碍他人发展等。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他人,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妒贤疾能”融入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诗句中,如:“心怀妒贤疾能意,夜夜难眠怨月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阴暗的房间,一个人独自坐着,面带嫉妒的表情,周围是一些象征才能和成功的物品。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低沉、忧郁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绪。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vy the talented and virtuous”,虽然不如“妒贤疾能”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妒贤疾能”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负面情绪,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时,应保持谦逊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至林甫,[帝]曰:‘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
1.
【妒】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组词】
妒鳞、 妒女祠、 妒色、 妒妇
泛指忌妒别人。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
【组词】
妒害、 妒纷、 妒痴、 妒刻、 妒富愧贫、 妒敌
2.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
3.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