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1:43
词汇“会鞫”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的法律术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会鞫”进行深入分析:
“会鞫”字面意思是指会集审理,即多位官员或法官聚集在一起,共同审理案件。在古代,这是一种集体审判的形式,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会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的“会”意为聚集,“鞫”意为审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体审判的形式逐渐被更为高效的审判方式所取代,因此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变得较为罕见。
在古代**,司法审判往往需要多位官员共同参与,以体现皇权的权威和法律的公正。这种集体审判的形式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法律程序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会鞫”这个词汇可能会带来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司法仪式和官员们的严肃态度。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如果是在研究古代法律制度或历史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古代背景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会鞫”来描述一场重要的司法审判,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想象一群古代官员围坐在一起,严肃地讨论案件,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场景,或者是古代法庭的画像。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集体审判形式也可能存在,但具体的词汇和程序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古罗马,类似的集体审判形式被称为“consilium”。
“会鞫”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法律制度,对于语言学和文化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1.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2.
【鞫】
贫穷。
【引证】
《诗·大雅》-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水涯的末端。
【引证】
《诗·大雅》-止旅乃密,芮鞫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