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7:42
景颇族:景颇族是*5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多数景颇族人也能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景颇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包括独特的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庆典。
在文学作品中,景颇族可能被用来描绘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或者作为特定故事背景的一部分。在口语中,提及景颇族可能会涉及到对其文化的尊重和了解。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景颇族的研究可能涉及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同义词:景颇人(更侧重于指代个体) 反义词:非景颇族(指不属于景颇族的其他民族)
景颇族的名称来源于其民族自称,历史上可能有过不同的称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景颇族”成为了官方和普遍接受的名称。
景颇族在**的民族政策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其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景颇族的传统节日如“目瑙纵歌节”是展示其文化特色的重要场合。
提及景颇族,可能会联想到其独特的民族服饰和舞蹈,以及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和尊重。
在旅行中,我曾有幸参加过景颇族的节日庆典,那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景颇族人民的热情和文化的魅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景颇族的元素融入,如:
在那遥远的山谷中,景颇族的歌声悠扬, 彩色的衣裙在风中飘荡, 他们的故事,如同山间的清泉, 流淌在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房。
观看景颇族的舞蹈表演,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节奏和动态的视觉美感。听景颇族的音乐,可以体验到其独特的旋律和乐器。
在其他国家,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景颇族”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其文化特征来介绍这一民族,如“**的山地民族,以其独特的舞蹈和音乐闻名”。
景颇族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其文化和历史值得深入了解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和理解“景颇族”这一词汇,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1.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
2.
【颇】
(形声。从页,皮声。页(xié),人头。本义:头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颇,头偏也。
3.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