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7:13
词汇“凶姿”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由于输入错误或者是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凶姿”是指“凶猛的姿态”或“凶恶的样子”。以下是对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
“凶姿”字面意思是指表现出凶猛或凶恶的姿态或样子。它通常用来描述动物或人的威胁性或攻击性的外观。
由于“凶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由“凶”和“姿”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凶猛”和“姿态”。
在不同的文化中,“凶姿”可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文化中,凶猛的姿态可能象征着力量和勇气,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威胁和不祥的预兆。
“凶姿”通常会给人带来不安和恐惧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危险、冲突和暴力。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表现出“凶姿”的人或动物,应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措施。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凶姿”来描绘一个恶势力的形象,增强诗歌的戏剧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猛兽露出獠牙的凶姿;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激烈的音乐来增强“凶姿”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凶猛姿态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传达的威胁性和攻击性的概念是普遍的。
“凶姿”作为一个描述凶猛或凶恶姿态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领域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威胁和危险的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