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1:45
亦作"谪戍"; 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担任守卫。
1.
【谪】
(形声。从言,啻(chì)声。本义:有意指摘,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谪,罚也。 、 《通俗文》-罚罪者曰谪。 、 《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谪我。 、 《左传·昭公七年》-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 《老子》-善言无瑕谪。 、 《列子·力命》-穷年不相谪发。 、 《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 、 《诗·邶风·北门》-室人交遍谪我。
【组词】
谪疑、 谪我、 谪骂、 谪谴、 众口交谪
2.
【戍】
(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戍,守边也。 、 《管子·地数》-武王立重泉之戍。 、 《诗·王风·扬之水》-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 《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
【组词】
戍人、 戍守、 戍客、 戍逻、 戍役、 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