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8:03
词汇“作主”在中文中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作主”字面意思是指成为某事的主导者或决策者。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在特定情境下拥有决定权或控制权。
“作主”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作”意味着进行或成为,“主”指主人或主导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决策和控制概念。
在**文化中,“作主”常常与领导力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它强调了在集体或家庭中,某些成员需要承担起决策的责任。
“作主”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权威和责任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做出重要决策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个团队项目中作主,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作主”:
在风暴的中心,我作主,
指挥着希望的航向,
每一道闪电,都是我决心的见证。
想象一个领导者在会议室中作主的场景,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周围的人都在倾听他的决策。
在英语中,“作主”可以对应为“take charge”或“make the cal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主导和决策的含义。
“作主”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和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控制,还强调了心理上的责任和权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作主”对于传达清晰和有力的信息至关重要。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