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5:51
词汇“摭赖”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推测来进行分析,如果“摭赖”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网络新词,那么分析将更具挑战性。
由于“摭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如果假设它是一个方言词汇,可能意味着“推卸责任”或“依赖他人”。
如果“摭赖”是方言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地区或社群中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绘某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如懒惰或不负责任。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指责某人不承担自己的责任。
由于缺乏确切定义,以下句子是基于假设的:
同义词可能包括“推诿”、“依赖”、“懒惰”等。反义词可能是“承担”、“独立”、“勤奋”等。
由于“摭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如果“摭赖”是方言词汇,它可能反映了特定地区或社群的文化特点,如对责任和独立性的看法。
对于不熟悉“摭赖”的人来说,这个词可能引起困惑或好奇。对于熟悉它的人来说,它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不满或失望。
由于“摭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个人应用可能局限于特定地区或社群。
在创作中,可以将“摭赖”用作描绘角色的工具,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总是依赖他人的角色。
由于缺乏确切定义,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有限。可以想象一个懒散的人躺在床上,不愿意起床的画面。
由于“摭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
由于“摭赖”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对其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标准词汇更为重要。如果“摭赖”是方言或网络新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社群背景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
1.
【摭】
(形声。从手,庶声。字又作“拓”,从手,石声。本义:有选择的拾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拓,拾也。陈、宋语。 、 《方言一》-摭,取也。 、 《礼记·礼器》-有顺而摭也。 、 《仪礼·有司彻》-乃摭于鱼腊俎。 、 《论衡·逢遇》-犹拾遗于涂,摭弃于野。 、 张衡《西京赋》-摭紫贝,搏耆龟。
2.
【赖】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 《方言十三》-赖,取也。 、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