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0:08
晚育: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在生育年龄较晚时才生育孩子。通常,社会普遍认为女性在30岁以后生育即为晚育,尽管这个年龄界限在不同文化和个人观念中有所差异。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晚育可能被用来探讨个人选择、社会压力或生物时钟的主题。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晚育可能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讨论生育计划或家庭规划时。 专业领域:在医学或社会学领域,晚育可能涉及生育风险、儿童发展或家庭结构的研究。
同义词:高龄生育、迟育 反义词:早育
词源:晚育这个词由“晚”和“育”组成,直接反映了其含义。 演变: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生育技术的进步,晚育的概念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演变。
在某些文化中,晚育可能被视为个人选择和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仍然存在对早育的传统偏好。
晚育可能引发对个人牺牲、家庭规划和社会期望的复杂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独立、责任和时间管理等概念。
个人经历中,晚育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涉及对职业、健康和家庭的多方面考虑。
在诗歌中,晚育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河流中的一朵迟开的花,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选择的自由。
晚育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成熟的果实或悠扬的晚钟声,这些都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熟有关。
在不同文化中,晚育的接受度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晚育被广泛接受,而在一些传统社会中,可能仍然偏好早育。
晚育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生育年龄的选择,还触及了个人自由、社会观念和生物学现实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晚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相关话题。
1.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晚,莫也。 、 《广韵》-晚,暮也。 、 《汉书·李寻传》-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晚成单罗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晚泊沙夹。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望晚日照城郭。
【组词】
晚曦、 晚夕、 晚半天儿、 晚钟、 晚寒、 晚晴;晚饷、 晚阴、 晚来
2.
【育】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育,生也。 、 《书·盘庚》-无遗育。 、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组词】
节育、 育孕、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