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1:59
官名:指官方正式授予的名称或职位,通常用于政府机构、组织或官方文件中,用以指代特定的职务或身份。
官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官”指政府官员,“名”指名称或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指代官方授予的名称或职位。
在**传统文化中,官名不仅代表了个人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家族的荣誉和责任。在现代社会,官名仍然是权威和正式性的象征。
官名往往让人联想到权威、责任和正式性。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权力结构的敬畏或批判。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多次需要在正式文件中使用官名来指代同事和上级,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官名在官方沟通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官名可以用来象征权力与责任:
官名如山,压在肩头, 权力与责任,共舞风中。
官名可能让人联想到正式的办公室、严肃的会议和官方的演讲,这些场景往往伴随着正式的着装和庄重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fficial title”或“position”,它们在用法和含义上与“官名”相似,但可能缺乏“官名”在**文化中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
官名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它不仅指代官方的职位,也承载着权威和正式性的象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官名是提升沟通正式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1.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2.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