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42
词汇“溢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溢”通常指液体过多而流出,“口”则指嘴巴或开口处。结合起来,“溢口”可能指的是液体从口中流出,或者比喻性地指话语过多、滔滔不绝。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
“溢口”字面意思是指液体从口中流出,比喻性地可以指话语过多,说话不停。
由于“溢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溢”和“口”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比喻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说话过多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缺乏自制力。因此,“溢口”可能在某些语境下带有负面含义。
“溢口”可能让人联想到失控或过度表达的情感,这种联想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如焦虑或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遇到某人说话过多,我可能会用“溢口”来形容这种情景。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溢口”来描述情感的强烈表达:
当喜悦溢口而出,
世界仿佛变得更加明亮。
视觉上,“溢口”可能让人联想到液体从容器中溢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连续不断的话语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用以描述说话过多或情感的过度表达。
“溢口”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种形象的表达方式,用以描述说话过多或情感的强烈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
1.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