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1:14
戮尸 的字面意思是指对死者的尸体进行侮辱或伤害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出于极端的仇恨、报复或政治目的,是一种极端的暴力行为。
戮尸 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戮”(杀戮)和“尸”(尸体)组成。在古代,戮尸是一种极端的惩罚手段,用以示众和警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和特定语境中。
在某些文化中,对尸体的尊重被视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因此,戮尸行为被视为极端的亵渎和不道德。在社会和法律层面,这种行为通常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戮尸 一词通常带有一种极端的暴力和恐怖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残忍、仇恨和复仇,给人以强烈的负面情感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戮尸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极端犯罪时,可能会提及。例如,在讨论古代战争或某些极端犯罪案件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黑暗的夜里,
仇恨的火焰燃烧,
戮尸的阴影,
在历史的篇章中永存。
戮尸 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血腥的画面,以及恐怖、紧张的音乐。在视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古代战争中的残酷场景,或在犯罪现场的恐怖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对尸体的尊重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在一些文化中,戮尸行为被视为极端的亵渎和不道德,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观念。
戮尸 一词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通常与极端的暴力和仇恨相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语境,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相关词汇。
1.
【戮】
(形声。本义:斩,杀)。
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引证】
《说文》-戮,杀也。字亦作剹。 、 《周礼·掌戮》注-戮谓膊焚辜肆。 、 《荀子·王制》-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 《资治通鉴》-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组词】
戮佞、 戮身、 戮挫、 戮杀、 戮害、 戮罪、 戮死
2.
【尸】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凭几曰卧。-尸,神像也。象卧之形。 、 《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 《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祝延尸。 、 《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 、 《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