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56:05
“戮辱”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戮”和“辱”。其中,“戮”字的基本含义是杀戮、杀害,而“辱”字则意味着羞辱、侮辱。结合起来,“戮辱”指的是通过杀害或羞辱的方式给予某人极大的痛苦和耻辱。
在文学作品中,“戮辱”常用来描述战争、刑罚或政治斗争中的极端暴力和羞辱行为。例如,古代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描述战败者遭受的戮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极端暴力行为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特定的刑罚或历史。
“戮辱”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战争和刑罚相关,而在现代,它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极端的暴力和羞辱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戮辱”常常与战争、刑罚和政治斗争相关。在古代,战败者或政治犯可能会遭受戮辱,这是一种常见的惩罚和警示手段。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极端的暴力和羞辱行为,尤其是在讨论历史或法律案件时。
“戮辱”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暴力、痛苦和耻辱。它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愤怒,尤其是在讨论历史上的不公正**时。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法律案件时,可能会被提及。例如,在讨论二战期间的暴行时,可能会用到“戮辱”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戮辱”来表达对历史暴行的反思和哀悼:
在那遥远的战场,
戮辱的阴影挥之不去,
历史的伤痕,
永远铭刻在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争中战败者遭受戮辱的画面,充满了暴力和痛苦。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沉重和悲伤的旋律,来表达“戮辱”带来的情感。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戮辱”这个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humiliation”和“slaughter”来表达类似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戮辱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
“戮辱”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暴力和羞辱行为,还反映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的某些黑暗面。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现象,并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相关的情感和意义。
1.
【戮】
(形声。本义:斩,杀)。
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引证】
《说文》-戮,杀也。字亦作剹。 、 《周礼·掌戮》注-戮谓膊焚辜肆。 、 《荀子·王制》-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 《资治通鉴》-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组词】
戮佞、 戮身、 戮挫、 戮杀、 戮害、 戮罪、 戮死
2.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