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9:27
亡人牌: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可能是指某种与已故人士相关的纪念物或标识。在某些文化或**背景下,可能指的是用于纪念逝者的物品,如墓碑、纪念牌或类似的物品。
在文学中,亡人牌可能被用来象征死亡、哀悼或对逝者的怀念。在口语中,如果提及亡人牌,可能是在讨论丧葬*俗或纪念活动。在专业领域,如殡葬服务或仪式中,亡人牌**可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意义。
由于亡人牌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近年来随着特定文化*俗的流行而出现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亡人牌可能与特定的*仪式或家族传统相关联,用于纪念和尊重逝者。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反映了人们对死亡和纪念的不同态度和俗。
提及亡人牌可能会引起悲伤、怀念或敬畏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传统和生命的脆弱性。
个人经历中,如果参与过家族成员的葬礼或纪念活动,可能会遇到或使用过类似亡人牌的物品。
在诗歌中,亡人牌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岁月如梭,亡人牌上刻着往昔,
每一划痕,都是逝去的记忆。
视觉上,亡人牌可能让人联想到冷冰冰的石头或金属,上面刻着名字和日期。听觉上,可能与哀乐或悼词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纪念逝者的物品和*俗各不相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墓碑是常见的纪念物,而在某些亚洲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纪念方式。
亡人牌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人类对死亡和纪念的普遍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俗。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牌】
(形声。从片,卑声。“片”指锯开的木头的一半,又泛指扁而薄的东西。本义:题榜,招牌)。
户籍板。犹今之户口簿。
【引证】
《广雅》-簧牌,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