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7:19
“如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像森林一样密集或众多。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数量多且密集,如同森林中的树木一样。
在文学中,“如林”常用来形容人群、建筑物、树木等密集的场景,如“高楼如林”、“人群如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某些场景时仍然有效。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生态学,它可能用来描述建筑物或植被的密度。
同义词“密布”强调分布的密集,而“众多”和“繁多”则强调数量的多。反义词“稀疏”、“寥寥”和“稀少”则分别表示分布不密集、数量少。
“如林”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对森林景象的比喻。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如山如林”的表达,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数量多且密集的通用表达。
在**文化中,“如林”常用来形容繁荣或壮观的景象,如“书如林”形容书籍众多,象征知识的丰富。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用来形容人口密集的城市或繁忙的场景。
“如林”这个词汇给人以壮观、繁荣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压迫感或混乱感,特别是当用来形容人群或建筑时。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一个城市的夜景,高楼如林,灯光璀璨,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如林”这个词汇的生动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如林布夜空,每一颗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想象一片森林,树木如林,鸟鸣声此起彼伏,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让人感受到“如林”这个词汇的生动和丰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forest”,但在具体使用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如林”这个词汇在描述数量多且密集的场景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理解和描述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