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26
影射: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间接地、隐晦地暗示或指涉某人或某事。在语言表达中,影射通常不直接提及目标,而是通过比喻、暗示或其他修辞手法来传达信息。
影射一词源自汉语,其字面意义“影子”和“射出”结合,形象地描述了通过影子间接传达信息的行为。在古代文学中,影射常用于诗词中,通过自然景象或物体来表达情感或思想。
在**文化中,影射常用于文学和政治评论中,尤其是在历史上的政治敏感时期,文人常用影射来表达对时政的看法,避免直接批评而招致风险。
影射往往带有一种含蓄和深沉的情感色彩,它激发读者或听者的思考和解读,有时也带来一种神秘和悬疑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团队讨论中,同事用影射的方式表达对某个决策的不满,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冲突,但也增加了沟通的复杂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影射来增强意境和深度:
夜幕低垂,星辰不语, 月影婆娑,影射心事。
影射可以联想到朦胧的月光下的影子,或是老电影中通过画面和音乐传达的深层含义。
在英语中,“allusion”一词与“影射”相似,用于指代间接提及或引用。不同文化中,影射的使用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和沟通*惯。
影射是一种强大的语言工具,它不仅丰富了表达方式,也增加了理解和解读的层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影射的使用可以提高沟通的技巧和深度。
1.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