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38
囤聚: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大量地聚集或积累某物。它通常用来描述物品、资源或人群的集中存储或聚集行为。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囤聚”可能用来描绘战争前的物资准备,或者自然灾害时人们的恐慌性购买。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囤聚”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大量购买或储存物品的行为。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或物流管理中,“囤聚”可能涉及到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控制问题。
同义词:积累、聚集、囤积 反义词:分散、消耗、释放
“囤聚”一词源于汉语,由“囤”和“聚”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囤”指的是储存粮食的仓库,而“聚”则表示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物品集中存储的现代词汇。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如经济危机或自然灾害时,“囤聚”行为可能会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然而,过度囤聚也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引发社会问题。
“囤聚”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紧张、焦虑或准备应对不测的情绪。它也可能暗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或恐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疫情期间亲眼目睹人们囤聚卫生纸和食品,这种行为让我意识到在危机时刻,人们对于基本生活物资的需求和担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囤聚”:
在时光的仓库里,
我们囤聚着记忆的粮食,
每一粒都是过往的种子,
等待着未来的春雨。
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仓库里堆满了各种物品,人们忙碌地搬运着,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囤聚”的视觉形象。而与之相关的声音可能是物品被堆放时的摩擦声,或者是人们忙碌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hoarding”或“stockpiling”可以对应“囤聚”的概念。然而,“hoarding”有时也特指过度囤积,导致生活环境混乱的行为,这与“囤聚”在某些情况下的负面联想相似。
通过对“囤聚”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仅描述了物品的物理聚集,还反映了人们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词汇的多维度含义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囤】
(形声。从囗(wéi),屯声。囗表示一个范围 ①(dùn)本义:储存粮食的器物 ②引申义:储存) 积存。储存。
【引证】
《释名·释宫室》-囤,屯也,屯聚之也。
【组词】
囤塌、 囤货;囤粮;囤户
2.
【聚】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聚,会也。 、 《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 、 《史记·平帝纪》-聚曰序。 、 《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所止聚落化其德。 、 刘向《说苑》-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 、 枚乘《上书谏吴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组词】
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