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14
泥古不化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泥一样固守古代的东西而不改变”。基本含义是指人固执地坚持旧有的观念、方法或*惯,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改变。
“泥古不化”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所指代的对象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历史是一种美德,但过度坚持旧有的观念和方法则被视为“泥古不化”。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固执和不愿意改变的态度。联想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守旧的长辈或不愿意接受新科技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长辈对新科技的抵触,他们坚持使用旧有的方法,不愿意尝试新事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泥古不化”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泥古不化”融入到描述一个守旧人物的诗句中:
古风依旧在,泥古不化心。
新月照旧窗,不愿见新星。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坐在古老的家具中,手中拿着一本古书,不愿意接触现代科技产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老式收音机的声音,与现代音乐形成对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uck in the past”或“resistant to chan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
“泥古不化”这个词汇在描述固执和不愿意改变的态度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层面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变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故对近代军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卖弄《孙子兵法》、~者可比。
1.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