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4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42:06
泥土:指地球表面的一层松软物质,主要由岩石风化后的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它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
泥土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泥土常与农业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土地的依赖和尊重。
在**文化中,泥土象征着根基和传统。例如,“落叶归根”这一成语强调了人们对家乡和根源的情感依恋。在农业社会中,泥土是生存的基础,因此人们对泥土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尊重。
泥土给人以质朴、自然和生命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童年记忆和自然的美好。同时,泥土也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的劳作和生活的艰辛。
在我小时候,经常和朋友们在泥土中玩耍,那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泥土的质感和气味至今让我感到亲切和怀念。
诗歌: 泥土的芬芳, 是大地的心跳, 孕育着生命的希望。
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村庄,有一个传说,说泥土中藏着古老的智慧。一个年轻的农夫决定挖掘这片土地,希望能找到答案。
在不同文化中,泥土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泥土可能更多地与自然和生态联系在一起,而在东方文化中,泥土更多地与农业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泥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泥土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与自然、生命和传统相关的主题。
1.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