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59
“攀云追月”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试图攀登云层去追逐月亮,形容一种极其高远、难以实现的追求或梦想。它通常用来比喻人们追求的目标非常高远,几乎不可能达到,但仍然不懈努力。
在文学作品中,“攀云追月”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理想或追求,如古代诗词中描述的仙境或超凡脱俗的境界。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野心或梦想过于宏大,不切实际。在专业领域,如航天或天文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对宇宙深处的探索和追求。
“攀云追月”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追求高远而难以实现的目标——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攀云追月”常与道家或仙家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即使这些目标看似遥不可及。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浪漫而悲壮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顾一切追求梦想的人,尽管他们的道路充满挑战和困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总是有着“攀云追月”的梦想,尽管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追求,这种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攀云追月,不问归期,
星河浩渺,独行无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仰望星空,试图触摸那遥远的月亮。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宏伟壮丽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增强这种追求高远目标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ching for the stars”,意指追求极高的目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表达了追求高远、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攀云追月”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比喻,也是一种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目标的力量。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
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1.
【攀】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攀,引也。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右手攀右趾。
【组词】
攀恋、 攀辕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追】
(本义:追赶)。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引证】
《说文》-追,逐也。 、 《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以比追胥。 、 《左传·庄公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 、 《管子·七臣七主》-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 、 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 、 《庄子·应帝王》-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 、 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 《资治通鉴》-闻追豫州。
4.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