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13:43
词汇“牵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常规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牵疾”由两个汉字组成:“牵”和“疾”。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牵疾”可能指的是因某种原因导致的疾病或不适,或者是快速地牵引某物。
由于“牵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无法提供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使用情况。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它在某些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出现,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特殊的疾病状态或动作。
由于“牵疾”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牵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无法追溯其确切的词源和历史演变。
同样,由于“牵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无法分析其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对于“牵疾”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对疾病或不适的联想,带来一定的负面情感反应。
由于“牵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牵疾”作为一个隐喻或象征,用来描述某种困境或挑战。
由于“牵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探讨其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牵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无法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总的来说,“牵疾”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们应当使用更为常见和明确的词汇来确保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