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10
狱掾(yù yuàn)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官府中负责管理监狱事务的官员。这个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狱”指的是监狱,而“掾”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官府中的属官或助手。因此,“狱掾”字面意思就是管理监狱的官员。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狱掾”通常出现在描述官府运作、法律案件或监狱管理的场景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但在历史研究、古代法律文献和某些文学作品中仍然可以见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法律学和古代汉语研究中,“狱掾”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狱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到。在古代,狱掾是官府中的重要职位,负责管理监狱和处理相关事务。
在古代**,狱掾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执行和社会的稳定。在某些历史时期,狱掾的公正与否甚至能影响到一个朝代的兴衰。
提到“狱掾”,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司法体系、监狱的阴暗面以及法律的严酷。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社会正义和人性的思考。
在现代生活中,“狱掾”这个词汇很少直接使用,但在学*古代汉语、历史或法律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狱掾”作为一个角色,描绘其在古代社会中的生活和挑战,展现其复杂的人性和职业道德。
结合古代监狱的图片或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狱掾”的工作环境和社会角色。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官府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职责,如欧洲中世纪的“狱卒”(jailer)或“狱吏”(gaoler),他们的职责和形象与**的“狱掾”有所不同。
“狱掾”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在古代汉语和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和司法体系,以及这些体系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1.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
2.
【掾】
(形声。从手,彖(tuàn)声。本义: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何传》。注:“正曰掾,副曰属。”-为沛主吏掾。 、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
【组词】
掾史、 掾佐、 掾属、 掾吏
佐助。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掾,本训当为佐助之谊,故从手。”-掾,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