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7:09
“爨桐”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爨”和“桐”。其中,“爨”字古指烧火做饭,也指灶;“桐”字则指一种树木,即桐树。因此,“爨桐”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与灶或烹饪相关的桐树,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
由于“爨桐”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其语境主要可能出现在古典文学、历史文献或特定的文化研究中。例如,在描述古代生活场景或特定文化*俗时,可能会提及“爨桐”。
“爨”字源于古代的灶火文化,而“桐”字则与树木相关。在古代,桐树常被用于制作乐器,如古琴,因此与音乐文化也有关联。随着时间的推移,“爨桐”这个词汇可能逐渐淡出日常语言,但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语境中仍被提及。
在**传统文化中,桐树常被赋予吉祥、长寿的象征意义。而“爨”字则与家庭生活、烹饪文化紧密相关。因此,“爨桐”可能在古代文化中代表着家庭和谐、生活安宁的美好寓意。
提到“爨桐”,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家庭的温馨场景,或是桐树下悠扬的琴声,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由于“爨桐”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文化研究或历史写作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古代生活或文化*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爨桐之下,琴声悠扬,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家庭在桐树下烹饪的温馨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
由于“爨桐”是一个特定于汉语文化的词汇,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爨桐”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对于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俗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爨】
烧火做饭。
【引证】
《广雅》-爨,炊也。 、 《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组词】
爨人、 爨室、 爨妇
烧;烧煮。
【引证】
《水经注》-常若微雷响,以草爨之,则烟腾火发。
2.
【桐】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引证】
《说文》-桐,荣也。 、 《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荣,桐木。 、 《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 、 《礼记·月令》-桐始华。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工之侨得良桐。
【组词】
桐人、 桐子、 桐木人、 桐花烟、 桐杖